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 第144章 四海通商,万国来朝

第144章 四海通商,万国来朝(1 / 2)

明仁宗六年夏,太仓港码头旌旗飘扬,人头攒动。郑和的第二次远航船队即将启程,这次的规模较上次更为宏大,足有六十三艘船只,水手、士兵、通译、医官等人员近万人。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船队的每艘船上都高挂着一面崭新的旗帜——\"四海通商\"四个金色大字在蓝色底色上熠熠生辉。

朱雄英亲临码头,举行了盛大的出航仪式。他站在高台上,环视众人,朗声道:\"大明立国之本,在于通商四海,广交天下友邦。郑和此行,不仅是贸易之旅,更是和平与友谊之旅!\"

郑和单膝跪地:\"臣必不负陛下厚望,为大明开拓更广阔的海外疆域。\"

朱雄英微笑着递给他一份特制的卷轴:\"这是朕的亲笔诏书,可赠予沿途各国君主。告诉他们,大明欢迎各国商人前来通商,也愿意将我们的丝绸、瓷器和技艺与世界分享。\"

船队在万众瞩目中缓缓驶离港口,扬帆远航。朱雄英目送船队消失在天际线,转身对随行的大臣们说:\"从今日起,太仓港将是我大明通往世界的窗口,四海通商司要全力将其打造成亚洲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

果然,随着海禁的全面开放和郑和船队的远航,太仓港迅速成为远东地区最繁忙的贸易中心。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东南亚的商船络绎不绝,各式各样的舶来品充斥市场:阿拉伯的香料、波斯的地毯、锡兰的宝石、日本的刀剑,还有越来越多此前闻所未闻的奇珍异宝。

然而,繁荣的背后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贸易规模扩大,海盗活动日益猖獗,特别是在东南沿海一带。

一日,郑家的一艘商船在返回途中遭遇海盗袭击,虽然最终击退了海盗,但损失惨重。郑氏立即上书朝廷,请求加强海上巡逻。

朱雄英接到奏章后立刻召见兵部尚书:\"立即增派水师巡逻南海航道,确保商路安全。同时,朕决定任命郑氏为海商都督,协助朝廷管理海上事务。\"

大臣们对此举有些疑虑:\"陛下,郑氏毕竟是商人,恐怕会利用职权谋私。\"

朱雄英解释道:\"郑家世代海商,对海上事务了如指掌,正是用人所长。至于监督制约,朕自有考量。\"他随即下令,设立海商督察使,专门监督海商都督的行为,形成相互制衡。

与此同时,京城的变化也十分显着。朱雄英在皇城东侧辟出一块区域,设立外商使馆区,允许各国派驻常住代表,便于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各国使节可在此区域内按照本国习俗生活,朝廷保障其安全。\"朱雄英在颁布诏书时说,\"这是友好互信的体现,也是大明开放包容的象征。\"

不出几个月,威尼斯、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纷纷派出使节,争相在大明京城设立据点。他们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如更精确的天文观测仪器、改良的玻璃制造工艺、精湛的钟表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