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我这说得可是直白?”董回见状,摊了摊手,“这些东西,想要了解,可都是耗费了心力的,你这番称赞,我还是受得了的,你可知道,先前有一陈君……”
“你这又要跑题啊。”李怀叹了口气,“我只是问那还债先生,怎么突然就受到追捧了,先前他还曾被通缉呢,更何况,这等在野的话本作者……”
“在野著作,那就是有罪,可若是投入了幕府之内,可就能受到追捧了,”董回还是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更何况,好些个事,上面的人下了令,那百姓黔首就得遵从,被发现违反了,那就得惩处,从而表现出上位者的公正与公平,可这东西都是给下面的人看的,他们自己为何要遵守?权柄在手,只要操作得当,便是当着满大街的人与通缉犯交心,但旁人一样能够不知,可别忘了,笔杆子都在那幕府中呢!”
李怀一愣,继而恍然大悟,随后拱拱手道:“受教,受教了!董兄有这般见识谈吐,着实让人佩服,若非出身,怕是早就飞黄腾达了。”
董回也拱拱手,说道:“哪里哪里,实不相瞒,其实我出身虽不如何,也是拜过老师的,只是我那老师乃是史家,你说史家这东西,能有什么作为?这东西,亮出身份就是受罪,只有在写前朝的时候,方能施展能耐。”说着还摇了摇头。
李怀一怔,却道:“史家之能,才是惊人啊……”
二人在此说着,忽有人急急寻来,却是那司徒允。
他一见李怀,便说道:“少君,可算是找到你了,赶紧过来,荆州之主要见你!”</tent>
我是这样的作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