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满朝文武,无人放在心上。
大明的官员多为唯命是从之人,让他们注视底层,那是绝不可能的事。
大明的卫所制度弊端重重,幸而如今朱元璋威望尚存,凭借他的强权体系,朝廷还能勉强掌控各卫所。一旦朱元璋离世,卫所制度的积弊必将显现无疑。
历史上的赵承衍在这方面表现得并不理想。
赵承衍清楚了解卫所制度的问题所在,但他没有考虑改革,而是为了自己建功立业,把各个卫所的精锐力量集中起来,多次向北征讨辽东,等到赵承衍几乎耗尽卫所制度中的精锐兵力时,赵承泽继位,不得不收缩防线,放弃了北方许多卫所。
从此以后,卫所制度基本上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
到了韩熙载时期,卫所制度彻底崩溃。
大汉也因此开始转向募兵制,但朱元璋创立的这套体制,本来就收不到足够的钱粮,又能供养多少精锐士兵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汉的成功和失败都与朱元璋密切相关。
大汉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朱元璋”。
只有像“朱元璋”这样的强硬人物,才能把这个体系运作起来。
除了朱元璋,其他人根本不行。
看着
他心中充满疑惑。
他不明白为什么王玄清几句话,就能动摇军心,甚至让这些士兵感动得泪流满面?
他在北平待了这么久,从未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生。
难道他对这些士兵真的不好?
这绝不可能。
张德昭、袁谦愣愣地望着前方,内心百感交集。
他们已经隐约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原因很简单。
王玄清早就在前面说过。
赵承衍的地位太过崇高,崇高到无法与底层士兵共鸣。在他看来,朝廷给予他的赏赐,他已经大部分分发下去了,还带领手下打了无数胜仗,让他们驰骋沙场,是多么令人愉悦的事情啊。
但这“与民同乐”的境界太高了。
根本不是士兵所期望的。
张德昭转过头,环顾四周,摇摇头。
对于王玄清,他心中只剩下敬佩。
袁谦看了看赵承衍,又看了眼姚远道,眼神微微一凝,暗暗下定决心。
周围声音渐渐低下去,周青云笑着说道:“你们这种突如其来的感动,让我有些不知所措,要是别人听了,还以为我做了什么坏事,把你们逼哭了呢。但我现在能做的实在有限,能做的大概就是帮你们改进一下工具了。”
“至于以后还能怎样……”
“无非就是让大家能吃得起盐,穿得起衣服。”
“我是一名商官。”
“你们总不会希望我这个商官做得太多吧?”
“哈哈。”
“我也送大家一句话,是我很喜欢的一句。”
“前方有光明的未来,但路途却充满坎坷。我们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不可轻视,但请始终相信未来的光明。”
“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咱们一起努力。”
周青云向着
“日子会慢慢好起来”,听到这句话,
然而,当他们想要回礼时,周青云已经远去。
风还在吹,只是变得柔和了些。
营地一角。
朱允站在周青云身旁。
他的神色依旧未见好转,心中同样满是疑问。
当周青云靠近时,朱允终究忍不住,主动开口问道:“为何我麾下的将士都对你如此特别看待?简直可以说是恭敬至极,我必须知道原因。”
朱允双眼紧紧盯着周青云。
他非得弄清楚不可。
否则内心无法安宁。
周青云站定脚步,转过头去看向身后那些一脸迷茫却又满怀期待的士兵,嘴角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周青云缓缓说道:“天底下所有人都关心他们飞得高不高,只有我问了他们累不累。”
“这就是他们与我亲近的原因。”
赵晖对这个答复显然不悦,冷言道:“你这是在 ** 。”
“他们是战士,既已投身行伍,便应冲锋向前,无所畏惧,不惜性命!”
“战士?”林修嘴角浮现一丝奇异笑意,他狐疑地打量着赵晖,随后摇头说道:“殿下所言有误,他们并非战士。”
“他们当然是。”赵晖语气极为坚定。
“不是。”林修依旧摇头,他略微侧身,视线落在那些士兵身上,淡然说道:“他们不是战士,而是农夫,战士的身份不过是殿下和朝廷强加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