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拂晓殿,在青砖地上织就一片金色的锦毯。
李孟姜倚在窗前,望着远处宫墙上方渐亮的天空,突然想起已经许久未曾亲自下厨。
那些在现代时,闲暇时光里精心制作美食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
一股按捺不住的冲动涌上心头,她决定今日要为周道务和府中众人,亲手制作一份美味的发糕。
她唤来贴身侍女白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白茶,随我去厨房,今日我要露一手。”
白茶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欣喜的笑容,福了福身:
“好嘞,殿下,奴婢早就听闻您厨艺精湛,今日可算有口福了。”
两人沿着回廊朝着厨房走去,宫道两旁的花木沾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李孟姜步伐轻快,脑海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制作发糕的每一个步骤。
面粉、酵母、白糖、温水,这些材料在现代信手拈来,可在这大唐,是否都能寻到合适的呢? 来到厨房,管事的刘嬷嬷见公主亲临,慌忙行礼:
“殿下怎么有空来这烟熏火燎的地方,有什么想吃的,吩咐奴婢们做便是。”
李孟姜笑着摆摆手:
“嬷嬷不必多礼,我今日就是想自己动手做些吃食,劳烦您帮忙准备些面粉、酵母、白糖和温水。”
刘嬷嬷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
“殿下,这酵母…… 厨房平日里不曾备着,不知是何物?”
李孟姜这才想起,在大唐,酵母或许还未被广泛使用。她思索片刻:
“那便用老面吧,嬷嬷可知府上可有?”
刘嬷嬷点头称是,急忙吩咐小厨房去取。
等待材料的间隙,李孟姜仔细打量着厨房。
灶台、蒸笼、陶罐,一切都与现代的厨房大不相同。
但那蒸腾的烟火气,却让她倍感亲切。
不一会儿,面粉、白糖、温水和老面都已备齐。
李孟姜撸起衣袖,露出纤细的手腕,开始动手。
她先将白糖倒入温水中,用木勺轻轻搅拌,直到白糖完全溶解。
甜香随着水波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引得周围的小宫女们纷纷探头张望。
接着,她取来适量的面粉,倒入一个大陶盆中,把溶解了白糖的温水缓缓倒入,再加入一小块老面。
“殿下,这老面放多少合适呀?”
白茶好奇地凑过来问。
李孟姜一边揉着面团,一边解释:
“这老面的量要适中,放多了,面团会发酸;放少了,又发不起来。大约这么大一块就可以。”
她用手比划出一个大:
“而且揉面也有讲究,要揉到面团光滑不粘手才行。”
说着,她双手用力按压、揉搓面团,手腕灵活地转动。
不一会儿,额头便沁出细密的汗珠,脸颊也微微泛红。
但她毫不在意,专注地感受着面团在手中的变化。
渐渐地,原本松散的面粉变得紧实,表面也越来越光滑。
“殿下,您歇会儿,让奴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