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南明:重生朱由崧 > 第141章 明末的科学家们

第141章 明末的科学家们(1 / 2)

“宋卿,那就多做试验,不怕失败,谁能提炼出弹簧钢,朕不吝重赏。”

“是,陛下。”宋应星郑重应了,他看得出皇帝陛下很注重燧发枪。

朱由崧又说道:“朕认为,天工院应该制定一个相应的奖赏制度出来。”

宋应星点点头,“陛下所言极是。”

朱由崧看着手中的燧发枪,说道,“如若谁能攻克这个弹簧钢的技术难关,朕赏银一千两,官升三级,并记载入传。”

这不但是结予物质奖励,名利也不能少。

朱由崧相信以现在大明的冶炼技术,应该是可以短时间生产出弹簧钢的,只是没人去努力推动。

大明的冶炼技术,从洪武时期就已规模化、量产化,并且可以做到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

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从而炼成熟铁。

这种连续生产的工艺水平,已初具组合规模化,不但提高生产效率,还能节约耗能。

但是弹簧钢应该属于合金类,要熔炼合金的前提,是让钢完全液态化。

把钢融化并持续保持一定时间段液态化,才能自由且精确地控制操作其中的碳与其他元素的比例。

百锻钢、灌钢,甚至熟铁渗碳钢,这些都还不能做到精确的调控。

明朝时期钢铁冶炼已经是世界最尖端水平,只是差那么临门一脚,就可以掌握融炼合金技术。

这个时代融化钢水得用坩埚,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已有用坩埚冶炼了,不过称之为方炉。

明朝的方炉温度大概只有1200至1300度,只能是用来炼铁,方炉可融化铁,但是却没有让钢铁持续液态化。

最后朱由崧这个只会点理论的二把刀,让宋应星把那些冶炼工匠叫来,和他们讲解了一下坩埚炼合金钢的一些基本知识。

主要是选用坩埚技术方面,也不知道那几个冶炼工匠有没有听懂,一个个皱眉苦思,朱由崧让他们回去慢慢的试验。

朱由崧叹息一声,这天工院才刚刚成立不久,很多东西都没自己理想中的那么容易。

朱由崧让宋应星主持天工院,是因为他熟悉明朝这个格物圈子,要不然他的《天工开物》怎么记录得那么全,还涉及各行各业。

朱由崧让他邀请一些对格物感兴趣的好友加入天工院,不知道现在天工院具体都有哪些人。

他这两个月对外面的战事忙得一塌糊涂,一时没有关心天工院的情况。

“宋卿,朕今日难得来一趟天工院,把这里的格物先生们都叫来见一见吧。”

宋应星听说皇帝要见他邀请的好友,连忙高兴的笑道,“臣这就去喊来。”

没一会儿,就有六七人随着宋应星走了过来。

“臣等参见陛下。”

“诸位免礼。”

朱由崧给矛进入天工院的这些格物人才官身,为从五品员外郎。

宋应星开始给朱由崧介绍,以手示意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

“这位是王徵之子王永春,熟读其父所著的《远西奇器图说》,对机械颇有造诣。”

王永春对朱由崧行了一礼,朱由崧点点头。

王徽是明末著名科学家,和徐光启并称“南徐北王”,宋应星把王徽的儿子请来天工院,也是有心了。

宋应星再以手示意一个又高又瘦的老者,

“陛下,这位是杭州的陈天衢。”然后宋应星又示意一旁的一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