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较量的核心筹码,是雷军藏在ppt第17页的杀手锏——套用超市供应链改造的“图书仓储三原则”:其一,按读者购买频次分三级仓储,将爆款图书放在机场五公里内,确保能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客户手中;其二,用图书条形码关联天气预报,雨季主推室内娱乐产品,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其三,仓库员工绩效与读者评价直接挂钩,一旦出现差评就扣运费险,以此激励员工提高服务质量。
当夜23:17,香港中国商会传出爆炸性消息:雷军不仅成功拿到港陆创投的3200万美元,还意外获得田毅的成都公司一路狂奔集团物流园地下仓库十年租约。更隐秘的是合同补充条款——田毅要求在其投资的链家门店和中原大陆门店设置卓越网自提柜,这看似不起眼的合作,却为后来京东物流的雏形埋下了关键伏笔。
2004年4月18日香港中国商会的签到表上,在田毅的名字旁边,有个不知是谁用钢笔匆忙添加的批注:“仓储是电商的腰,要么挺直了活下去,要么折断死透。”
而此时的田毅,正站在他那辆停在维多利亚海港码头的崭新雷克萨斯LS 430车顶上,狂风呼啸,暴雨如鞭,抽打着他的身体,但他却浑然不觉。他手中紧紧握着电话,给xxx开放社会基金会东亚项目总监托马斯·凯洛格打了过去。“亲爱的托马斯·凯洛格先生,我最近觉得我们和您基金会可以更进一步促进合作。您觉得我建立一个贝法易先生那种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仓库的模式怎么样?是不是能更好地提高你们和留学生沟通呢?毕竟他们的公寓和车库都是你们价值观的宣传点。”他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有些模糊,又充满了诱惑。
电话那头,托马斯·凯洛格听着田毅绘声绘色的描述,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精光。“那亲爱的田毅先生,你准备怎么操作,需要我做什么吗?”
田毅迎着暴雨,大声吼道:“合作是相对的,我建立互联网+流通这种海外仓,亲爱的托马斯·凯洛格先生不出钱的话怎么也说不过去,毕竟第一站可是在你们美国……”
暴雨停歇时,天边泛起了一丝微光。田毅的西装内袋微微发烫,霍家的担保函正在发生化学反应,羊皮纸上的隐形墨水逐渐显现出最终条款:若田雷联盟击退亚马逊,霍家将开放深水港的军用级物流通道。
2004年4月19日晨,阳光洒在深圳湾口岸,雷军在镜头前,手中紧紧握着《卓越网员工通讯录》,目光坚定地拒绝亚马逊收购团队的视频,成为中文互联网史经典画面。“这上面有217个家庭等着吃饭,我不能把他们卖给美国人当数字奴隶。”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中国电商的骨气与决心。
雷军在拿到港陆创投的投资后,坐在电脑前,手指轻轻敲击键盘,在卓越网品牌上产品详情页写下了:“每个齿痕都刻着中国电商的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