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五回 晋襄公墨缞败秦 先元帅免胄殉翟

第四十五回 晋襄公墨缞败秦 先元帅免胄殉翟(2 / 2)

莱驹领命,把褒蛮子绑在庭柱上,手握大刀,正要砍下去。褒蛮子突然大喊一声:“你是我手下败将,竟敢来冒犯我?” 这一声喊,就像半空中响起的霹雳,震得屋宇都摇晃起来。就在这一声呼喊中,褒蛮子双臂用力一撑,绳索都被挣断了。莱驹大吃一惊,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大刀掉落在地。褒蛮子趁机就来抢刀。有个小校名叫狼曋,在一旁看到,抢先把刀拿在手里,一刀就把褒蛮子劈倒在地,接着又补了一刀,把他的头割下来,献给了晋襄公。晋襄公十分高兴,说道:“莱驹的勇猛,还比不上一个小校!” 于是黜退莱驹,不再任用他,封狼曋为车右之职。狼曋谢恩后离开,他认为自己是受到国君赏识,就没有去元帅先轸那里拜谢。先轸心里,对此颇为不悦。

第二天,晋襄公和诸位将领凯旋而归,由于晋文公的灵柩还停放在曲沃,所以众人先回到曲沃。晋襄公打算等回到绛都之后,将秦国主帅孟明视等三人在太庙举行献俘仪式,然后再行刑。他先把击败秦军的功劳,祭告于停放晋文公灵柩的殡宫,接着就着手办理下葬事宜。晋襄公身着黑色丧服主持葬礼,以此彰显战功。他的母亲文嬴,因为参加葬礼也在曲沃,她已经得知三位秦国主帅被擒的消息,便故意问晋襄公:“听说我军打了胜仗,孟明视等人都被俘虏了,这真是国家的福气啊。但不知道有没有把他们杀掉呢?” 晋襄公回答说:“还没有。” 文嬴说:“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向来关系融洽。孟明视等人贪图战功,挑起事端,贸然发动战争,让两国的恩义变成了仇怨。我想秦国国君必定对这三人恨之入骨。我国杀了他们也没什么好处,不如把他们放回秦国,让秦国国君亲自惩处他们,以此化解两国的仇怨,岂不是更好?” 晋襄公有些犹豫地说:“这三位主帅在秦国手握大权,我们把他们抓住又放走,恐怕会给晋国带来后患。” 文嬴又劝道:“‘兵败者死’,这是国家一贯的刑罚。楚国军队一打败仗,得臣就被处死了。难道秦国就没有军法吗?况且当年晋惠公被秦国俘虏,秦国国君还以礼相待,把他送了回来,秦国对我们如此有礼。如今不过是几个打了败仗的将领,我们非要亲自处死他们,这明显显得我国无情啊。” 晋襄公一开始并不肯答应,可听到母亲提到秦国放还晋惠公的事,心里不禁一动。他当即下令有关部门释放孟明视等三位主帅,放他们回秦国。

孟明视等人摆脱囚禁后,连进宫向晋襄公道谢都顾不上,就抱头鼠窜般地逃走了。先轸当时正在家中吃饭,听闻晋侯已经赦免了三位秦国主帅,他顾不上咽下口中的食物,急忙进宫求见。他怒气冲冲地问晋襄公:“秦国的俘虏在哪里?” 晋襄公回答说:“母夫人请求把他们放回去接受刑罚,寡人已经同意了。” 先轸顿时勃然大怒,朝晋襄公脸上吐了一口唾沫,大声斥责道:“哼!你这小子怎么如此不懂事!将士们千辛万苦才抓住这些俘虏,竟然被一个妇人的几句话就给毁了?放虎归山,日后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晋襄公这才恍然大悟,连忙擦去脸上的唾沫,向先轸道歉说:“这是寡人的过错!” 接着他环顾朝堂上的大臣,问道:“谁愿意去追回秦国的俘虏?” 阳处父站出来表示愿意前往。先轸对阳处父说:“将军务必用心,如果能把他们追回来,那就是头功一件!” 阳处父骑上快马,手持大刀,出了曲沃西门,去追赶孟明视等人。史臣写诗称赞晋襄公能容忍先轸的无礼,所以才能够继承晋国的霸业。诗中写道:“妇人轻丧武夫功,先轸当时怒气冲,拭面容言无愠意,方知嗣伯属襄公。”

再说孟明视等三人,好不容易逃脱大难,他们在路上商量着:“我们要是能渡过黄河,那就算是捡回一条命了,不然的话,只怕晋君会后悔,这可如何是好?” 等他们赶到黄河边,却发现一只船都没有,不禁哀叹道:“上天要绝我们的路啊!” 话音刚落,就看见一个渔翁划着小船从西边过来,嘴里还唱着歌:“囚猿离槛兮,囚鸟出笼。有人遇我兮,反败为功。” 孟明视觉得这首歌很奇怪,便大声喊道:“渔翁,渡我们过河!” 渔翁说:“我只渡秦人,不渡晋人!” 孟明视连忙说:“我们正是秦人,快渡我们过去!” 渔翁又问:“你们是不是在崤山打了败仗的人?” 孟明视回答说:“是的。” 渔翁说:“我奉公孙将军的命令,特意在这里停船等候,已经等了好几天了。这船太小,载不了太多人,往前半里路的地方有大船,将军们可以赶紧过去。” 说完,渔翁就掉转船头,向西飞速划走了。

孟明视等三人沿着河岸往西走,还没到半里路,果然看到有几只大船停泊在河中,距离岸边有半箭之地,那只小船已经在那里招呼他们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光着脚下了船,还没等把船撑开,东边岸上就有一位将领乘车赶到,正是大将阳处父。阳处父大声喊道:“秦国的将领们,且慢走!” 孟明视等人听了,心里都十分惊慌。不一会儿,阳处父把车停在河岸,看到孟明视已经在船上,便心生一计。他解下自己车上左边的一匹马,假托晋襄公的命令,要把这匹马赐给孟明视,还说:“寡君担心将军没有好马乘坐,让我把这匹良马追来送给将军,以表敬意。恳请将军收下!” 阳处父的本意是想哄孟明视上岸相见,等他收下马后,就可以趁机把他抓住。可孟明视就像漏网之鱼,心里早就防备着这一招,怎么还会再上岸呢?他站在船头,远远地朝着阳处父叩头拜谢说:“承蒙贵国国君不杀之恩,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怎么还敢接受良马的赏赐呢?这次回去,如果我国国君不杀我们,三年之后,我们一定会亲自到贵国,拜谢国君的恩赐!” 阳处父还想再说些什么,只见船夫们已经摇起桨、放下篙,船已经划入了河中心。阳处父满心失落,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去,把孟明视的话禀报给晋襄公。先轸听后,愤怒地进言说:“他说‘三年之后,拜君之赐’,这分明是要攻打晋国报仇啊。我们不如趁着他们刚刚战败、士气低落的时候,先去攻打秦国,杜绝他们的阴谋。” 晋襄公觉得先轸说得有道理,于是开始商议攻打秦国的事情。

话分两头。再说秦穆公听说三位主帅被晋国俘虏,又郁闷又生气,连吃饭睡觉都没了心思。过了几天,又听说三位主帅已经被释放回国,顿时喜形于色。他身边的人都说:“孟明视等人丧师辱国,罪该处死。当年楚国杀了得臣来警示三军,您也应该这样做。” 秦穆公却摇摇头说:“我不听蹇叔和百里奚的劝告,才连累了三位主帅,罪责在我,不在他们。” 于是,秦穆公身着素服到郊外迎接三位主帅,哭着安慰他们,还继续让他们掌管兵权,对他们的礼遇更加优厚。百里奚感叹道:“我们父子还能再次相见,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随后,他便告老还乡,辞去官职。秦穆公任命繇余和公孙枝为左右庶长,代替蹇叔和百里奚的职位。这些事情暂且放下不提。

再说晋襄公正在商议攻打秦国的事,忽然边境官吏快马来报:“如今翟国国君白部胡,率领军队侵犯我国边境,已经过了箕城。请求赶紧发兵防御!” 晋襄公大惊失色,说道:“翟国和晋国向来没有矛盾,为什么要来侵犯?” 先轸解释说:“先君文公当年流亡在翟国,翟国国君把两个隗姓女子嫁给我们君臣,我们在那里住了十二年,受到了优厚的礼遇。等先君回国后,翟国国君又派人前来祝贺,还把两个隗姓女子送回晋国。先君在世的时候,从未给过翟国一丝一毫的财物。翟国国君念在先君的交情上,一直隐忍没有说什么。如今他的儿子白部胡继承了君位,自恃勇猛,所以趁着我国大丧的时候来攻打我们。” 晋襄公说:“先君忙于为周王室效力,无暇报答翟国的私恩。如今翟国国君趁着我们办丧事来攻打,就是我们的仇人,子载(先轸字子载)你就为寡人出兵讨伐他们。” 先轸再次拜谢推辞说:“我因为愤怒秦国主帅被放走,一时激动,朝您脸上吐了唾沫,实在是太无礼了!我听说‘军事崇尚整肃,只有礼才能治理百姓’。我这样无礼的人,不配担任主帅。希望主公罢免我的职务,另选良将!” 晋襄公说:“你是为了国家义愤填膺,这是忠心的表现,寡人怎么会不体谅你呢?如今抵御翟国的重任,非你莫属,你就不要推辞了!” 先轸不得已,只好领命出征。他长叹一声说:“我本想战死在秦国,没想到却要死在翟国了!” 听到这话的人,都不明白他的意思。晋襄公随后就回绛都去了。

单说先轸升坐中军帐,点齐各路军队,问众将:“谁愿意担任前部先锋?” 只见一人昂首挺胸地站出来说:“我愿意前往。” 先轸一看,原来是刚刚被任命为右车将军的狼曋。先轸因为狼曋之前没有来拜见感谢自己,本来就有些不高兴,现在他又主动请求冲锋陷阵,心里就更加不悦了。于是先轸骂道:“你这个新来的小卒,不过偶然杀了一个俘虏,就得到重用。如今大敌当前,你一点也不知道谦让,难道是小看我帐下没有良将了吗?” 狼曋说:“小将愿意为国家出力,元帅为什么要阻拦我?” 先轸说:“眼前有很多愿意出力的人,你有什么谋略和勇气,竟敢凌驾于众将之上?” 说完,就把狼曋呵斥下去,不再任用他。先轸因为狐鞫居在崤山夹击秦军时有功劳,便让他代替狼曋担任先锋。狼曋低着头,唉声叹气,满怀怨恨地走了出去。在路上,他遇到了好友鲜伯。鲜伯问道:“听说元帅正在挑选将领抵御敌人,你怎么在这里闲逛?” 狼曋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无奈地说:“我主动请求冲锋,本是想为国家出力,谁知反而惹恼了先轸那家伙。他说我没什么谋略和勇气,不该超过众将,已经把我罢职不用了!” 鲜伯听了,大怒道:“先轸这是妒贤嫉能!我和你一起召集家丁,去刺杀那家伙,出出我们心中的恶气,就算死了也痛快!” 狼曋却冷静地说:“不行,不行!大丈夫要死得有价值。如果死得不合道义,那就不是勇敢。我因为勇敢得到国君的赏识,才被任命为车右。先轸认为我不勇敢,所以罢免了我。如果我死于不义,那么我今天被罢免,就成了罢免一个不义之人,反而让那些嫉妒我的人有了借口。你先等着看吧。” 鲜伯感叹道:“你的见识高远,我比不上啊!” 于是,两人一起回去了。这件事暂且按下不表。后人写诗批评先轸罢免狼曋的做法不对,诗中写道:“提戈斩将勇如贲,车右超升属主恩。效力何辜遭黜逐?从来忠勇有冤吞!”

再说先轸任命自己的儿子先且居为先锋,栾盾、郤缺为左右队,狐射姑、狐鞫居为后卫,出动四百辆兵车,出了绛都北门,朝着箕城进发。晋军和翟军相遇后,各自安营扎寨。先轸召集众将,给他们布置计策说:“箕城有个地方叫大谷,谷中地势宽阔平坦,正是适合车战的地方。谷旁树木繁多,可以设下伏兵。栾盾、郤缺二位将军,可分兵在左右两边埋伏。等先且居和翟军交战时,假装战败,把他们引到谷中,伏兵一起出动,就可以擒获翟国国君!狐射姑、狐鞫居二位将军带兵接应,以防翟军前来救援。” 众将按照先轸的计策行事。先轸把大营向后移动了十余里安扎下来。

第二天早上,双方摆开阵势,翟国国君白部胡亲自出阵挑战。先且居和他交战了几个回合后,就驾车后退。白部胡带着一百多骑兵,奋勇追击。结果被先且居诱入大谷,左右两边的伏兵一起杀出。白部胡施展浑身解数,左冲右突,他带来的一百多胡骑渐渐被消灭殆尽,晋军也有不少伤亡。过了很久,白部胡终于杀出重围,众人都抵挡不住。快到谷口的时候,遇到一员大将,斜刺里一箭射来,正中白部胡的面门,他翻身落马,被晋军士兵上前擒住。射箭的人,正是刚刚被任命为下军大夫的郤缺。这一箭穿透了白部胡的后脑,他当场就死了。郤缺认出这就是翟国国君,便割下他的首级去报功。

此时,先轸正在中营,听说白部胡被擒,抬头望着天空,连声说道:“晋侯有福!晋侯有福!” 接着,他要来纸笔,写了一道表章,放在案几上。他没有通知众将,就和营中几个心腹,乘坐一辆单车,冲入了翟军阵中。

再说白部胡的弟弟白暾,还不知道他哥哥已经战死,正准备带兵上前接应。忽然看见有一辆单车冲了过来,他以为是诱敌的晋军,便急忙提刀迎了上去。先轸把戈横在肩上,瞪大眼睛,大喝一声,眼眶都瞪裂了,鲜血直流到脸上。白暾大吃一惊,倒退了几十步。他见先轸没有后援,便传令弓箭手把先轸围起来射箭。先轸奋起神威,在敌阵中往来驰骋,亲手杀死了三个头目,二十多个士兵,而他自己身上却没有一点伤。(原来这些弓箭手,害怕先轸的勇猛,手都软了,箭射出去也没有力气。而且先轸身穿厚重的铠甲,箭根本射不进去。)先轸见弓箭伤不了自己,便长叹一声说:“我不杀敌,就无法证明我的勇猛;既然已经让人知道我的勇猛了,又何必多杀人呢?我就死在这里吧!” 于是,他自己解开铠甲,任凭敌人射箭。一时间,箭像刺猬毛一样射在他身上,他死了,但尸体却屹立不倒。白暾想砍下他的首级,看到他怒目圆睁、胡须上扬,和活着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心中十分害怕。有认识先轸的军士说:“这是晋国的中军元帅先轸。” 白暾于是率领众人围着先轸的尸体下拜,感叹道:“真是神人啊!” 他又祷告说:“神明如果答应我把您带回翟国供养,就倒下来!” 先轸的尸体依然僵立不动。白暾又改口祷告说:“神明莫非是想回到晋国?我这就送您回去。” 祷告完毕,先轸的尸体便倒在了车上。至于白暾如何把先轸的尸体送回晋国,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