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 穷百里饲牛拜相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 穷百里饲牛拜相(2 / 2)

献公把虞公带回去后,本想杀了他。荀息说:“他不过是个愚蠢的人,能有什么作为!” 于是,献公以对待寓公的礼节对待虞公,另外拿出其他的璧玉和马匹赠送给他,说:“我不会忘记您借道的恩惠。” 舟之侨到了晋国,被拜为大夫。舟之侨推荐百里奚的贤能。献公想用百里奚,让舟之侨去传达心意。百里奚说:“要等旧君去世后才行。” 舟之侨离开后,百里奚叹息道:“君子离开本国,不会去敌对的国家,更何况是去那里做官呢?我就算要做官,也不会在晋国。” 舟之侨听到这话,觉得百里奚故意贬低自己,心里很不高兴。

当时,秦穆公任好即位已经六年,还没有立王后,便派大夫公子絷到晋国求婚,想娶晋侯的长女伯姬为夫人。献公让太史苏用蓍草占卜,得到《雷泽归妹》卦的第六爻,卦辞是:“士刲羊,亦无也。女承筐,亦无贶也。西邻责言,不可偿也。” 太史苏研究卦辞,认为秦国在西方,而且有责备之言,这不是和睦的征兆。况且《归妹》是关于嫁娶的卦象,而《震》卦变为《离》卦,这个卦是《睽》卦,《睽》和《离》都不是吉利的卦名,所以这门亲事不能答应。献公又让太卜郭偃用龟甲占卜。郭偃献上龟甲的兆象,显示大吉。断词说:“松柏为邻,世作舅甥,三定我君。利于婚媾,不利寇。” 史苏仍然依据筮辞争辩。献公说:“之前就说过:‘听从筮辞不如听从卜辞。’卜辞既然吉利,又怎么能违背呢?我听说秦国接受了天帝的使命,以后将会强大,不能拒绝。” 于是答应了这门亲事。

公子絷回去复命,在路上遇到一个人,此人面色如喷血般通红,高鼻梁,满脸虬须,双手各握一把锄头在耕地,锄头入土有一尺多深。公子絷让人把锄头拿过来看看,左右的人都举不起来。公子絷询问他的姓名,那人回答:“我姓公孙,名枝,字子桑,是晋君的远房宗族。” 公子絷说:“凭你的才能,为什么屈就在田间呢?” 公孙枝回答:“没有人推荐罢了。” 公子絷说:“你愿意跟我到秦国去吗?” 公孙枝说:“‘士为知己者死’。如果能得到您的提携,这正是我的心愿。” 公子絷便和他一同乘车回到秦国,把他推荐给穆公,穆公任命他为大夫。穆公听说晋国已经答应了婚事,又派公子絷到晋国送聘礼,接着迎接伯姬。晋侯向群臣询问陪嫁的人选。舟之侨进言说:“百里奚不愿意在晋国做官,他的心思难以捉摸,不如把他远远地打发走。” 于是,晋侯就用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

却说百里奚是虞国人,字井伯,三十多岁时,娶了妻子杜氏,生了一个儿子。百里奚家境贫寒,一直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想要外出游历,谋求发展,但又担心妻子和孩子无人依靠,心中十分不舍。杜氏说:“我听说‘男子志在四方’。你正值壮年,却不出去谋求仕途,难道要一直守着妻子儿女,困窘一生吗?我能自己养活自己,你不要挂念我!” 家里只有一只母鸡,杜氏杀了它为百里奚践行。厨房里没有柴禾,就拆下门闩当柴烧。舂了些黄齑,煮了些糙米。百里奚饱餐了一顿。临别的时候,妻子抱着儿子,拉着他的衣袖哭泣着说:“你要是富贵了,可不要忘记我们!” 百里奚于是离开了家。他到齐国游历,想侍奉襄公,却没有人推荐他。时间久了,他穷困潦倒,在?地乞讨,这时百里奚已经四十岁了。?地有个叫蹇叔的人,对他的相貌感到惊奇,说:“你不像是个乞讨的人。” 便询问他的姓名,然后留他吃饭,和他谈论时事,百里奚对答如流,分析事情条理清晰。蹇叔感叹道:“以你的才能,却如此穷困,这难道不是命运吗?” 于是把百里奚留在家里,两人结为兄弟。蹇叔比百里奚大一岁,百里奚称呼蹇叔为兄长。蹇叔家里也很穷,百里奚就为村里养牛,来补贴生活费用。

当时,公子无知杀了襄公,新立为君,张贴榜文招揽贤才。百里奚想去应招。蹇叔说:“先君还有儿子在外面,无知是非法窃取君位,最终肯定不会有好结果。” 百里奚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他听说周王子颓喜欢牛,那些养牛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报酬,便辞别蹇叔前往周国。蹇叔告诫他说:“大丈夫不能轻易把自己托付给别人。做了官又抛弃,那是不忠;和他同患难,那是不智。弟弟你这次去一定要谨慎!我料理好家里的事情,会到周国来看你。”

百里奚到了周国,拜见王子颓,向他进献养牛的技术。王子颓非常高兴,想任用他为家臣。蹇叔从?地赶来,百里奚和他一起去见王子颓。回来后,蹇叔对百里奚说:“王子颓志向远大但才能疏浅,和他在一起的都是阿谀奉承的人,他肯定有非分之想,我很快就能看到他失败。我们不如离开这里。” 百里奚因为长久没有见到妻子儿女,想要回到虞国。蹇叔说:“虞国有个贤臣叫宫之奇,是我的老朋友,我们已经分别很久了,我也想去拜访他。弟弟你如果回虞国,我和你一起走。” 于是,两人一同来到虞国。

当时,百里奚的妻子杜氏,贫困至极,无法养活自己,已经流落他乡,不知去向。百里奚十分感伤。蹇叔和宫之奇见面后,说起百里奚的贤能。宫之奇便把百里奚推荐给虞公,虞公任命百里奚为中大夫。蹇叔说:“我看虞公目光短浅又刚愎自用,也不是能一起有所作为的君主。” 百里奚说:“我长久贫困,就像鱼在陆地上,急需一勺水来滋润自己!” 蹇叔说:“弟弟你为了生计去做官,我很难阻拦你。以后如果你来找我,就到宋国的鸣鹿村。那里环境幽雅,我打算在那里定居。” 蹇叔辞别而去。百里奚就留在虞国侍奉虞公。等到虞国灭亡,百里奚一直跟随在虞公身边,不离不弃,他说:“我既然已经不明智了,怎么敢不忠呢?”

到了这时,晋国把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送到秦国。百里奚叹息道:“我怀有济世之才,却没有遇到明主,无法施展自己的大志,又在年老的时候成为陪嫁的奴仆,这和奴仆、妾室有什么区别,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 于是,他在半路上逃走了。本打算去宋国,却因为道路受阻,只好前往楚国。到了宛城,宛城的村民出去打猎,怀疑他是奸细,把他抓住绑了起来。百里奚说:“我是虞国人,因为国家灭亡,逃难到这里。” 村民问:“你有什么本事?” 百里奚说:“我擅长养牛。” 村民解开他的绑绳,让他去喂牛,牛一天天变得肥壮。村民非常高兴,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召见百里奚,问:“养牛有什么方法吗?” 百里奚回答:“按时给它喂食,爱惜它的力气,把自己的心和牛融为一体。” 楚王说:“说得好啊,你的话!不只是养牛,养马也可以用这个道理。” 于是,让他做养马的圉人,在南海放牧马匹。

再说秦穆公看到晋国陪嫁的名单上有百里奚的名字,却没有见到这个人,感到很奇怪。公子絷说:“他原本是虞国的臣子,现在逃走了。” 穆公对公孙枝说:“子桑你在晋国,一定知道百里奚的才略,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公孙枝回答:“他是个贤人。知道虞公不可劝谏却不劝谏,这是他的智慧。跟随虞公到了晋国,却坚守道义,不做晋国的臣子,这是他的忠诚。而且这个人有经世之才,只是没有遇到好时机罢了!” 穆公说:“我怎样才能得到百里奚,任用他呢?” 公孙枝说:“我听说百里奚的妻子儿女在楚国,他逃走后肯定在楚国,为什么不派人到楚国去找他呢?”

使者到楚国后,回来报告:“百里奚在海滨,为楚王牧马。” 穆公说:“我用丰厚的财物去请求楚国,他们会答应把百里奚给我吗?” 公孙枝说:“百里奚不会来了!” 穆公问:“为什么?” 公孙枝说:“楚国让百里奚牧马,是因为不知道他的贤能。您用丰厚的财物去求他,这是告诉楚国他很贤能。楚国知道他贤能,肯定会自己任用他,怎么会给我们呢?您不如以逃奴的罪名,用低价把他赎回来,当年管仲就是这样从鲁国脱身的。” 穆公说:“好。” 于是派人带着五张黑色的羊皮,进献给楚王说:“我们国家有个卑贱的臣子百里奚,逃到了贵国。我们国君想把他抓回来治罪,以警示其他逃亡的人,请允许我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回去。” 楚王担心失去秦国的欢心,便让东海的人把百里奚囚禁起来,交给了秦国人。

百里奚将要上路时,东海的人以为他要被处死,拉着他哭泣。百里奚笑着说:“我听说秦君有称霸的志向,他怎么会在乎一个陪嫁的奴仆呢?他在楚国找我,是要用我。这次去我就要富贵了,你们哭什么呢!” 于是,他登上囚车离开了。快要到秦国边境的时候,秦穆公使公孙枝到郊外迎接。公孙枝先解开他的囚禁,然后召见他。穆公问:“你多大年纪了?” 百里奚回答:“才七十岁。” 穆公叹息道:“可惜啊,年纪太大了!” 百里奚说:“如果让我去追逐飞鸟,与猛兽搏斗,那我确实老了。但如果让我坐下来谋划国家大事,我还年轻呢。当年吕尚八十岁在渭水边钓鱼,文王用车把他载回去,拜他为尚父,最终奠定了周朝的基业。我今天遇到您,比吕尚遇到文王不是还早了十年吗?”

穆公觉得他的话很有气势,便端正神色,问道:“我们秦国地处戎狄之间,不参与中原诸侯的会盟,先生有什么办法教导我,让秦国不落后于诸侯,那就太幸运了!” 百里奚回答:“您不把我当作亡国的俘虏、衰老的人,虚心向我请教,我怎么敢不竭尽全力呢?雍岐这块地方,是文王、武王兴起的地方,山峦起伏如犬牙交错,原野绵延似长蛇蜿蜒,周朝守不住,才把它给了秦国,这是上天在为秦国开辟道路。而且地处戎狄之间,军队就会强大;不参与会盟,力量就能凝聚。如今西戎之中,国家不下几十个,兼并他们的土地可以耕种,征用他们的百姓可以作战,这是中原诸侯无法与您竞争的。您用仁德安抚,用武力征讨,完全占有了西陲之后,再凭借山川的险要地势,面对中原,等待时机进取,那么恩威就都在您的掌握之中,霸业也就成功了。”

穆公听了,不禁站起身来说:“我得到井伯,就像齐国得到管仲一样啊。” 两人一连交谈了三天,彼此的观点都很契合。于是,穆公封百里奚为上卿,把国家政事交给他处理。因此,秦国人都称百里奚为 “五羖大夫”。又有一种说法,认为穆公是在牛口之下提拔了百里奚,因为百里奚曾经在楚国养过牛,秦国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回来的缘故。髯翁写诗道:“脱囚拜相事真奇,仲后重闻百里奚。从此西秦名显赫,不亏身价五羊皮。”

百里奚推辞上卿的职位,举荐了一个人来代替自己。不知道他举荐的是谁,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