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兵跑回关里报告:“禀元帅,马方失利,被邓九公割了首级,在周营号令。” 邱引听了报告,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生烟。第二天,他亲自率兵出关。黄飞虎正在商议取关之事,这时哨马跑到中军报告:“青龙关大队人马摆开,请总兵答话。” 黄飞虎下令也把大队人马摆出。炮声响处,大红战旗招展,军威十分雄壮,人马整齐地出来。正是:人似欢彪撺阔涧,马如大海老龙腾。
邱引看到黄飞虎,左右分开,大小将官簇拥着他。邱引一马当先,大叫:“黄飞虎,你这负国忘恩、无父无君的贼子。你反出五关,杀害朝廷命官,抢劫纣王府库,助姬发作恶。今日又来侵犯天子关隘,你真是恶贯满盈,必受天诛!” 黄飞虎笑着说:“如今天下诸侯会师,纣王灭亡就在旦夕之间,你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你不过是马前的一个小卒,有多大能耐,竟敢逆天兵?” 黄飞虎回头看着左右:“哪一员战将,去给我擒了邱引?” 后面有黄天祥应声说:“我去擒这贼子。” 黄天祥年仅十七岁,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催开战马,摇动手中长枪,迎杀过去。这边高贵挥动斧头,上前接住。两匹马相交,枪斧并举。黄天祥也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力大无穷。两人来来往往,不到十五回合,黄天祥一枪刺中高贵的心窝,高贵翻身落马。邱引大喊一声:“气死我也!不要走,我来了!” 邱引头戴银盔,身穿素甲,骑着白马,手持长枪,飞奔过来,直取黄天祥。黄天祥见邱引亲自前来,心中暗自欢喜,心想这功劳该归我了。他摇动手中长枪,迎面还击。这一战杀得如何?正是:棋逢敌手难藏兴,将遇良材好奏功。
黄天祥舞动长枪,那枪使得犹如风驰雨骤,势不可当。邱引渐渐感到自己难以战胜黄天祥。在这头一阵交锋中,黄天祥就展现出如此英雄气概,枪法如神,令人赞叹,有赞词为证:乾坤真个少,盖世果然稀;老君炉内炼,曾敲十万八千锤。磨塌太行山顶石,湛高黄河九曲溪;上阵不沾尘世界,回来一阵血腥来。
黄天祥施展开枪法,把邱引杀得只有招架的份儿,根本无力还手。这时,邱引的副将孙宝、余成,骑着两匹马,手持两口刀,急忙冲过来助战。邓九公见这二将前来帮忙,顿时奋勇向前,骑着马挥刀迎战,一刀就把余成劈于马下,余成翻身落马。孙宝见状大怒,骂道:“好你个匹夫!竟敢伤我大将?” 随即转身来与邓九公厮杀。
邱引被黄天祥紧紧缠住,无法脱身,纵使他会左道之术,此时也施展不出来。又看到邓九公走马挥刀劈了余成,心中更加急躁。黄天祥趁机卖了个破绽,一枪正中邱引的左腿,邱引忍不住大喊一声,赶忙拨转马头逃走。黄天祥把枪挂好,拿起弓箭,拉开弓弦,朝着邱引的后背射去,这一箭正中邱引的肩窝。孙宝见主将败逃,心中慌乱,又被邓九公一刀砍于马下,邓九公割下了他的首级。黄飞虎见状,指挥军队击鼓回营。真是:只知得胜回营去,那晓男儿大难来?
邱引败退回高关,心中极为恼怒。他的四员副将,在这两阵交锋中全部战死,自己又被黄天祥枪刺左腿、箭射肩窝。他暗暗发誓,等明日出阵,一定要抓住这个贼子,将其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看官有所不知,邱引本是曲鳝得道,修炼成人形,也擅长左道之术。他用自己炼制的丹药,很快就把伤治好了。
第二天,邱引上马提枪,来到周营前,大声喊道:“黄天祥,出来见我!” 哨马赶紧跑到中军报告:“启禀总兵,邱引在营前叫阵,点名要黄天祥出战。” 黄天祥听后,立刻出营应战。邱引一见到仇人黄天祥,二话不说,挥舞长枪就刺向黄天祥。黄天祥急忙用手中的枪招架,两匹马交错,二人战在一起,你来我往,大战了三十回合。
黄天祥见邱引头顶上的银盔有些松动,发丝散落出来,心中暗想,这贼子必定会施展邪术,自己可得小心,别遭了他的毒手。于是,黄天祥心生一计,故意把枪使了个空招。邱引一心要报前日之仇,见黄天祥露出破绽,立刻乘空一枪刺过去,结果刺了个空,身体向前一倾,差点跌进黄天祥怀里。黄天祥眼疾手快,抽出银锏,这银锏是何等厉害?有赞词为证:宝攒玉靶,金叶成;绿绒绳穿就护手,熟铜抹就光辉,打大将翻鞍落马,冲行营鬼哭神悲。斗断三环剑,磕折丈八枪;寒凛凛有甚三冬雪,冷溲溲赛过九秋霜。
邱引被黄天祥这一锏,正中前面的护心镜,只打得他口喷鲜血,差点从马鞍上跌落下来。邱引狼狈不堪,败退回关内,紧闭城门,不敢再出战。黄天祥得胜回营,去见父亲黄飞虎,报告说邱引闭门不出了。黄飞虎便和邓九公一起商议夺取青龙关的计策,暂且不表。
邱引被这一锏打得吐血不止,赶忙取出丹药疗伤,一时之间却难以完全痊愈。他对黄天祥恨之入骨,在关内养伤的同时,也在想着如何报仇。第二天,周兵前来攻打青龙关。邱引因为锏伤未愈,亲自上城巡视,想尽各种办法,加强防守,以防周兵破关。这青龙关乃是朝歌的重要保障,地处西北藩屏,地势险要,城墙高大,护城河又深,一时之间,周兵急切难以攻克。周兵连续攻打了三天,都未能拿下此关。黄飞虎见这关如此难攻,便传令鸣金收兵,打算再谋划更好的计策。
邱引见周兵退去,也下了城墙,回到帅府坐下,心中正烦闷着,忽然有人来报:“督粮官陈奇前来听令。” 邱引传令让陈奇到殿前。陈奇上前打躬说道:“末将负责催运粮草,以供应军需,从未误了期限,请元帅定夺。” 邱引说:“你催粮有功,也算是为朝廷出了力。” 陈奇问道:“周兵打到这里,元帅连日来战况如何?” 邱引回答说:“姜尚分兵攻打各关,只怕我截断他的粮道,所以连日与我会战。没想到他手下将佐如此骁勇,邓九公杀了我的两位副将,黄天祥枪法高强,我被他枪刺、箭射,还挨了一锏。要是能抓住这个逆贼,我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再把尸身风化,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陈奇说:“元帅只管放心,等末将去把他抓来,为元帅报仇。”
第二天,陈奇率领本部飞虎兵,骑着火眼金睛兽,手持荡魔杵,来到周营挑战。哨马跑到中军报告:“启禀总兵,关上有敌将前来挑战。” 黄飞虎问道:“哪位将军愿意出战?” 邓九公说:“末将愿往。” 邓九公手持大刀,径直出了营门。只见对阵战鼓敲响,一员敌将一马当先,手提荡魔杵,骑着金睛兽冲了过来。邓九公问道:“来者何人?” 陈奇回答:“我乃督粮官陈奇。你又是何人?” 邓九公答道:“我乃西周东征副将邓九公。前些日子邱引战败,闭门不出,你想来是先来替他送死的吧,不过你也不配做他的手下。” 陈奇大笑道:“看你这匹夫,如同婴儿草芥一般,你有什么能耐?” 说罢,催动金睛兽,挥舞荡魔杵,朝着邓九公的胸口就打了过去。邓九公用大杆刀迎面抵挡,兽马交错,刀杵并举,两人大战了三十回合。邓九公刀法如神,陈奇使用的是短兵器,渐渐抵挡不住。
陈奇见势不妙,把荡魔杵一举,他身后的三千飞虎兵,手持挠钩套索,如同长蛇阵一般,迅速飞奔过来,做出要捉拿人的架势。邓九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原来陈奇也是左道之士,曾得异人秘传,在腹内养了一道黄气,一旦喷出口来,凡是精血成胎的人,必定有三魂七魄,见到这黄气,魂魄就会自行消散。邓九公见了这黄气,顿时觉得坐不稳马鞍,翻身落马。飞虎兵一拥而上,将邓九公生擒活捉,带回了高关,三军见状,齐声呐喊。
邱引正在帅府中坐着,左右之人赶忙跑进府中报告:“禀元帅,陈奇捉了邓九公回来了。” 邱引十分高兴,下令把邓九公推上来。邓九公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被绳索紧紧绑住,动弹不得。左右之人把他推到邱引面前,邓九公大骂道:“你这匹夫,用左道之术擒住我,我就算死也不服。如今我既然战败被擒,死就死吧。我活着不能吃你的血肉,死后必定化为厉鬼,来杀你这个叛贼。” 邱引大怒,下令把邓九公推出去斩首。可怜邓九公归降西周,原本想在孟津与诸侯会师,成就一番大业,如今却在这里为周主尽忠而死。正是:功名未遂扶王志,今日逢厄已尽忠。
邱引发出行刑牌,将邓九公的首级砍下,挂在关上示众。有哨探马跑到中军报告:“启禀老爷,邓九公被陈奇口吐黄气,拿进关去,首级被挂在城上号令。” 黄飞虎大惊失色,说道:“邓九公乃大将之才,却不幸丧生于左道之术,实在令人伤感。”
邱引设酒为陈奇庆贺战功。第二天,陈奇又带兵来到周营挑战。报马跑到中军报告,邓九公的副将太鸾听后,大怒道:“末将虽然不才,但愿意为主将报仇。” 黄飞虎同意了。太鸾上马出营,与陈奇对峙。二人也不搭话,立刻大战了二十回合。陈奇把荡魔杵一举,后面的飞虎兵又冲了过来。陈奇张开嘴,喷出那道黄气,太鸾和邓九公一样,也从马上跌落下来,被众人擒拿进关,去见邱引。邱引说:“这是从贼,暂且不必杀他,先送到牢房里关着,等抓住了主将,一起押上囚车,解往朝歌,以正国法,这样也不辜负你的功劳。” 陈奇听了,十分高兴。
黄总兵这边又折损了太鸾,心中很是不悦。第二天,又有人来报告说陈奇前来挑战。黄将军问左右:“谁愿意去迎战?” 话还没说完,只见旁边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三兄弟站出来,齐声说道:“我们兄弟三人愿意前往。” 黄飞虎叮嘱他们一定要小心。三人一同应道:“知道了。” 于是,兄弟三人上马,径直出了营门。
陈奇问道:“来者何人?” 黄天禄回答:“我们乃是开国武成王的三位殿下,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 陈奇心中暗自高兴,心想这几个孽障,竟然自己送上门来送死。他催动金睛兽,也不答话,挥舞荡魔杵,朝着黄天禄直扑过去。黄氏三兄弟立刻挥动三条长枪,急忙抵挡。四匹马交错,一场激烈的厮杀就此展开,这一战打得如何呢?只见四将在阵前发怒,催动兽马相互厮杀;长枪闪烁着红色光芒,如霓虹般耀眼,荡魔杵挥舞起来凌厉无比。这边黄氏三兄弟为了国家,不顾生死,奋力拼杀;那边陈奇也拼死抵抗,想要取胜。这场战斗激烈异常,稍有不慎,便可能性命不保,他们的英勇事迹,注定会流传后世。
三匹马将陈奇的一匹金睛兽团团围住,战斗在龙潭虎穴般的战场上激烈进行着。不知道最终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