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标儿,你说!”
“侄儿和大臣们商议有功将士的赏赐都按照呈上来的名单进行封赏,该升官的升官,该封公侯的封公侯。”
“标儿,朝廷自有朝廷制度,这些按照朝廷的制度来就行了,投降的将领封赏有什么问题?”
朱标走到御案前,拿起奏折走到朱重十身边笑着递过去。
“您自已看吧!”
朱重十翻开看完后一脸的怒意。
“这帮鼠目寸光之辈!按照他们的办法,辽东以后也会乱的。”
辽东之事毕竟是朱重十一直在主持,官职和爵位朱标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朝廷花了大价钱来治理辽东,朱标不希望因为这个事情留下不安全的因素。
“这事标儿万万不能听他们的,这些降将只有几位能授予武官之职,其他的一概是勋爵养老!”
明朝治理辽东就是授予他们这些人武官,例如朵颜三卫这种,而且还是世袭罔替的,这也给朝廷在漠北留下了不安全的因素。
这些人就是北方的土皇帝,现在大明兵强马壮,这种事根本就不能发生。
不服就给他打服了,能花钱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给子孙后代留下祸端。
“标儿,本王给你的奏折里面一定要坚持下去,阿北失里授侯爵,兀良哈卫指挥使之职,而且这个指挥使绝对不能世袭罔替,只有侯爵可以。
他会被沐英看押着去打纳哈出!三年内辽东会彻底平定,顺带着还有高丽和朝鲜两个小国。”
朱重十一直在外,朝堂之事只有晋王朱棡在维护,力量薄弱。
海关这几年赚钱,孟吉和戴开常二人成为了大明炙手可热的红人。
农部、卫生部、科技部现在都显示不出来价值,沦为末等部也是正常。
他控制的这几个衙门确实不弱了些。
“标儿封赏降将的事你应该独决,有助于辽东的安稳,还有今年已经选定了三城,民夫和劳役就地征集。
皇叔已经在临行前交代北平都司和辽南布政使司召集民夫了。
标儿,北疆稳定,大明就稳定!这是重中之重啊!”
朱重十难以言表的握住朱标的手。
朱标点了点头“叔,您放心,标儿知道辽东、辽西对漠北的重要!
您这次回来打算什么时候在返回北平?”
朱重十看了一眼外面,小声在朱标耳边道:“你爹说倭国使者留京不走?说咱们掳掠他们人口?”
朱标站起来惊讶的看着朱重十。
“叔?您不会想和倭国开战吧?”
朱标有一些愁钱,西南、辽东都在用钱,辽东用的钱是最多的。
这高丽虽然暂时不打仗了,可是按照朱重十的风格,高丽是必定会被灭的。
“不打,不打,你放心,还不到时候,叔这次把李景隆给带回来了!”
说完,叔侄二人会心一笑。
朱重十后面放什么屁朱标清楚,带李景隆回来那是敲诈倭国人来的。
说法不可能给他们的,就等着他们来找茬。
前些年倭国人掳掠大明沿海百姓少了?
“这次回来打算查看一下科研部的新式装备,还有就是造船厂的新式战船,这批东西关乎远征高丽和倭国!”
朱标在辽东平定后他的武功已经非常的高,他现在更倾向于文治这一块。
可是朱重十提到高丽和倭国后,朱标会心一笑。
以后尽量先不和倭国开战了,不行等朱雄英登基了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