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桁说完话,眼睛直直地看着贾赦。
徒源并没有觉察出异样来,但是贾赦和章桁相处了那么久,他们彼此都对对方十分了解。
仅仅只是章桁的一个眼神,贾赦就明白了他要说什么话了。
贾赦沉默了。
好在徒源在此时开口,打破了寂静,他气得满脸通红,“还不止只有这些,舅舅,你把其他的事也和贾大人说说。”
“是。”章桁点了下头,沉着地顺着刚刚说的话接了下去,“与此同时,我派去沿海一带的手下,还发现沿海一带倭寇作乱早已成害,甚至还出现过倭寇屠村,掠夺粮食和妇女之事,但是福建巡抚和提督却从未在奏折上提及此事,这次调查的过程中,还遇到当地有人拦着,若不是遇到个义盗出手相助,恐怕我的人还回不来了。”
贾赦心里头的情绪顿时被愤怒所覆盖。
他握着拳头,手背上青筋暴起,为了考核隐瞒当地实情的事并不少见,但是知道是一回事,亲耳听见又是一回事,倘若不是那些官员为了自己的考核遮瞒实情的话,那些倭寇也未必就敢那么大胆!
“听听!”徒源气得连杀人的念头都有了,他本来还以为那本《天书》上所写的内容未必为实,但是眼下,一件件事情都被验证了。
他才不会相信什么那些上岸屠村的倭寇都是个人所为的这类屁话。
身为一个统治者,徒源哪里会分不清楚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
这些话语无非都是借口罢了!
那些海盗背后如果没有倭国的支撑的话,怎么会有可能这么大胆?这么肆意妄为?
“陛下!我等绝不能纵容这些事再发生了。”贾赦斩钉截铁地说道,他丝毫不管不顾自己是否会暴露,反正现在,章桁估计已经知道了实情了,“芙蓉膏和倭寇都必须得解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朕正是抱着此意,才留你们二人下来。”徒源逼着自己平复下怒火,要说他最气的,莫过于倭寇屠村之事,那倭国每年都派遣使臣进京觐见,每年大安也都奉送以重礼,结果到头来却是养虎为患,养出了一头在背后暗暗使阴刀的恶虎来!
“陛下意欲何为?”贾赦心里头暗暗早已猜到了徒源想要干什么了。
他心里也万分庆幸徒源还年轻,一个年轻的君主虽然缺乏经验,但却拥有更多的精力和野心,如果是建明帝的话,即便震怒,也未必会采取措施。
“孔圣人曾经说过一句话,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倭寇既然屠杀我大安子民,朕就要让他们尝尝厉害!”徒源怒目横眉地说道。
“但是恐怕朝廷大臣们不会答应。”章桁心中虽然也震怒,但他仍然维持着理智,冷静地说道。
如今还在和蛮子开战,虽然胜算很大,但是战争毕竟劳民伤财,就算胜算再大,消耗的财力和牺牲的士兵依旧不少,如果再与倭国开战,且不说大安和倭国之间还隔着一片海,财力上就是一个大问题。
徒源点点头,“朕知晓舅舅的意思,因此朕这次留下贾大人,是有一件事相托。”
“陛下此言折煞微臣,微臣乃是大安子民,为国尽忠尽力乃是本分之事。”贾赦连忙说道。
“贾大人,此乃一些海外物种的图画,贾大人和陈家嫡长子乃是至交好友,朕想托你让陈家在海外收集这些物种,一旦收集,便立即送回国内。”徒源将一沓纸递了出来。
贾赦上前接过,才一接过手,他就看到了上头地瓜的图画来。
这大概是临摹他那本书上的画,估计也是徒源亲自动笔的,画的真有七八分相似。
“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嘱咐陈家尽快收集这些物种。”贾赦点头道。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徒源这一步走的的确好,大安的物产丰腴不假,但是倘若再加上这些海外物种,地瓜、玉米和棉花等等,想必打起战来,后方的粮草也决计不会断了供应。
“另外,舅舅。”徒源转过身来对章桁说道,“朕希望你去寻找一些手艺娴熟的工匠、木匠和铁匠来,最好是能从沿海一带找到那些会造船的工匠,越多越好。”
和倭国打战,估计就是在海上打战了。
说来遗憾,大安沿袭的是前朝闭关锁国的态度,官方上不允许开放口岸做交易,私底下虽然多得是有人冒险出海贸易,但那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买通了官吏的缘故,终归是小打小闹。
这回真要打战,如果没有《天书》上头的各种技术,徒源心里头还真有些发怯。
不过,有了《天书》,那就大不相同了。
《天书》上的各项技术每一样都是威力惊人,倭国的海盗所用的也不过是普通的海船罢了,对上《天书》上那一艘艘狰狞如猛兽一般的巨船,那无疑是以卵击石。
徒源的野心远远不至于如此,他的计划是先攻占倭国,而后大开海外贸易,他虽然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但称霸半球,那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