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找了一家口碑不错的牙行,那人一看就精明,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番来人,问:“想要买什么?”
李幼根说:“买个小庄子。”
那人眉毛挑了挑,有些诧异,不过也没说什么,拿出自己的登记本,翻了翻,说:“有什么要求吗?我这庄子还挺多。”
李柏皑赶忙说:“我们想买百家村附近的庄子,不用太大,带一些田地就可以。”
那牙行一听,点点头,就低头开始翻看,过了会,给他们指了两处地方,道:“离百家村六里地有一处庄子,主家是青羊县做生意的,他家都搬去府城那边,就把这庄子挂出去了,还有一家是距离百家村十里地的庄子,他家是青牛县那边的,是个地主老爷的,家里田地太多了,才把离家稍微远些的这处庄子挂出来,这个庄子有十五亩田,上好地有九亩,中等地有四亩,旱地两亩。”
李柏皑凑上去看了看,只见牙行的登记本上,斜斜歪歪画了两处庄子的具体样子。
那牙行瞅了眼李柏皑,道:“庄子具体大小要去衙门查看,你们确定要买的时候,再去衙里查查。”
李柏皑点点头,问:“这都多少钱的?”
牙行指了六里地那处,道:“这个庄子屋子也少,才六间,整个算下来一百三十两银子。”说着指指地主家那处道:“这处大些,屋子有十间,连田地算下来两百二十两银子。”
李柏皑咂咂嘴,抬头看李幼根,李幼根老神在在,抬抬下巴,说:“大宝喜欢哪处,就买哪处。”
李柏皑抿嘴笑出声,咳了咳,正色道:“谢谢爹,我觉得这两处都好,咱们还是先去实地看一看再说吧。”
那牙行大概第一次见让小孩做决定的,闻言还有些不乐意,怕做不成这笔买卖。
大哥夫在一边咋舌,见状开口道:“去看看也好,我们还能给点意见。”
那牙行见此,才无奈同意,带着一行人租了马车,先去地主家那处庄子,李柏皑看了非常满意,那庄子背靠青山,其实翻个山头就到百家村后村,李幼根重点查看了那十五亩田地,最后满意的点点头,李柏皑心里有了谱,一行人又去六里地那处庄子转了转。
李柏皑有些失望,六里地这处的庄子修的明显不如地主家的,搭建的材料跟农家自建用的砖瓦一样,就是个扩大了一些的农家小院,当即就将这边排除了。
最后几人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买地主家的庄子。
那牙行没想到,这家人真的听了一个小孩的。
不过这笔买卖能做成还实属出了他的意料,当即高兴的带着他们去了衙门,牙行一般在衙门都多少有些关系,这牙行口碑不错,认识的人也多,很快就带着李柏皑他们过了手续,一手交了银子一手交了地契。
李柏皑想了想,问牙行:“我如果想包庄子那片的山头,是个什么价格?”
牙行想了想,道:“这个得问主簿,不过我可以给个参考,像你家买的这个庄子,靠近百家村的那片山头,一年承租下来,用不了多少银子,最多二十两,咱县很少有人包山头,衙门对这种生意其实挺支持的,你们试试看能不能讲讲价。”
李柏皑心里咋舌,一片山头一年二十两,一般人如果承租,头几年根本没有进项,顶多卖卖山上本来就有的土产,如果自己打算种植东西,真是得有些家底才能撑得住。
他又问:“那如果要买呢?买山头会很贵吗?”
牙行这才仔细打量了李柏皑一眼,摇头道:“这个还真不知道,咱县里最近几十年都没见有人买过山头。”
李柏皑眨眼,问:“为啥?我看那山上吃喝挺多呀,买了收整收整种些果树,应该挺有挣头啊。”
那牙行笑道:“谁家花那大功夫收整一片山头的,有那功夫还不如多买些田地饲弄农活呢,家里有山头的,都是那些有钱有权闲的没事干的老爷们,上山建个凉院避暑用的,咱一般老百姓可没那闲工夫整拾山头”
李幼根赞同道:“确实,想吃果子了,上山随便摘,又没人收钱,干啥花那冤枉钱买山头就为种树的?”
青禾见他们谈完话,赶忙道:“既然都买完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回家了?”
李柏皑这才发现天色不早了,也来不及再采买嫁妆,而且瑞文又被丢家里照看奶奶,再不回去,那小子估计要拆家了。
当即点头道:“赶紧回家,快要饿死了。”
李幼根抱着他揉了揉,温声道:“走吧,今天爹请你们下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