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展区全是一些抽象艺术品,若不是每个展位上方漂浮的全息影像,没有人能够在脑内将它们与实际的意思联系起来。这让瓦西里回忆起自己儿时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小作文,若是没有进到笔者的圈子里,那就很有可能连他写的是什么都搞不清楚。
4号展区相对正常一些,多是一些民间捐赠的私人物品,这里每一个藏品都标注了捐赠时间和捐赠人的名字,想必那些东西对于一些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瓦西里看到“老何”在一处展位上停留了相当长的时间,但玻璃箱子里却只有一罐子几厘米长的写着名字和编号的椭圆形金属片,标注的捐赠人名字是“何先生”,他猜测那是这位校友家族中的长辈。
在四个展区都游览一遍后,两人沿着主干道继续向前,穿过一道闸门和一条向下的斜坡,来到了博物馆的负一层。
地下的温度明显冷了不少,但那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温度,即便外骨骼的温度调节模块完好无损,瓦西里也感受到了一股刺骨的寒意。
这里的形制几乎和地面完全一样,只是所有的玻璃展台全部替换成了刻满名字的纪念碑,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这里几乎没有游客造访,比起这些尘封于历史中的人,他们更愿意去记住那些抽象化的人性闪光点和美好瞬间。
何陈走到了离他们最近的一座纪念碑旁,用手抹开表面因静电吸附的月尘,在通讯频道里朝着瓦西里说道:“不要害怕。它们只是名字,灵魂都留在地球上了,永远的。”
“是吗?”
瓦西里和这个“老何”不一样,他是经历过“那”的完整过程的,所以无法认同何陈的观点。他原本很难想象这种纷乱与寂静同时存在的地方,但现在可以用一个词汇去准确描述那种感觉了——墓园。
是的,这里确实是一处墓园,与其他月面博物馆一样,它们都有着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第四次世界大战遇难者纪念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